張貼者:
羅一倫 Allen Lo
於
下午3:47
.
台紅茶業文化館您好:
很感動您們對於保存在地產業及文化的努力,我也很喜歡貴館的建築及您們的理念,希望您們能繼續為地方努力! 但有個小問題想請問,為何您們的館舍英文名稱會使用gallery?此詞彙令人感覺較是藝術展示的藝廊及美術館。有沒有想過使用museum來為本館命名呢?
答:有關台紅茶業文化館的館舍英文名稱會使用gallery而非museum,容易令人感覺較是藝術展示的藝廊及美術館的問題,當初在制訂台紅茶業文化館的英文名稱時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我們還是決定捨去Museum,用Culture Gallery,主要原因是一般博物館的特性主要有六項:
收藏(collect acquire)
保存(conserve preserve)
研究(research)
展示(display exhibit)
教育(interpret educate)
娛樂(entertain enjoy)
或許台紅茶業文化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部分博物館的功能,但是仍有很大的成長與努力空間,我們希望能夠比較務實的一步一步往博物館目標前進,而不在名稱上面先自我膨脹。
另外一個原因是,關西地區長久以來藝文活動的能量與質量都相對欠缺,更缺乏一場域能夠舉辦這類型的活動,所以台紅茶業文化館當初成立的另一個重要動力,就是期許自己能夠架構成地方的藝文中心,補足地方這方面的需求,更冀望能夠帶給地方一些文化的源頭活水。
感謝大家給我們的支持與鼓勵,台紅茶業文化館會更努力讓自己往博物館方向邁進!
Read More »»
張貼者:
羅一倫 Allen Lo
於
上午11:13
.
2010-09-11 中國時報的旺到報有一篇採訪報導,記者黃麗如所撰寫的
「紅茶外銷-台紅茶葉博物館 紅遍國際」,報導內容從台三線談起,採訪了台三線沿線的旅遊景點,透過深入淺出的描述,快速的將各個地方文化館與旅遊區作清楚的介紹,透過中時報系的廣大閱報讀者的影響力,相信對於地方觀光的行銷有很大的幫助,台灣紅茶公司與台紅茶業文化館對此有深表感謝。(相關報導請參閱:中時電子報生活萬象版)
然而,台紅茶業文化館也發現自己的行銷努力仍然不足,導致文化館的名稱經常被誤植,未來台紅茶業文化館將持續強化本館的地標性與自明性,透過比較明確的圖象與主要入口的視覺設計,讓初訪者能快速了解本館所欲傳達的訊息,讓再訪者能夠更清楚的印象,幫助本館在各領域的推介與傳播;本館也將持續與主流電子媒體及平面媒體合作,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本館的整體形象。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未來台紅茶業文化館將以更大的努力,追求成長。
問:為甚麼台紅茶業文化館的「業」不是一般人常用的「葉」呢?
答:台紅茶業文化館的「茶業」字是代表製茶工業的意思,台灣紅茶公司是台灣製茶從手工製茶走入現代化製茶的代表,也是台灣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的創始會員,英文名稱裡面更是清楚的用
Formosa tea industry and culture gallery來命名,這與我們文化館的定位為產業文化館有重要關連性,台紅茶業文化館自創立以來就明確的定位自己是關西地方文化的大門、台灣茶產業的櫥窗,因為茶葉兩個字太廣泛了,能談的東西太多,既無法深入也難作出區隔,容易模糊掉焦點,更忘卻了台灣紅茶公司成立台紅茶業文化館的初衷與目標!
所以哪天您來參觀別再誤會我們寫錯招牌囉!
Read More »»
張貼者:
羅一倫 Allen Lo
於
上午9:05
.
20100905 台灣紅茶公司廣場及周圍道路地面銑鋪工程
Read More »»